中国人信奉什么教?清华专家:我们只有信仰

英语中的“宗教”,就西方而言,是一种制度宗教;汉语中的“宗教”,则不一定指称宗教制度。把儒教、道教、佛教讲成宗教,很多中国人不喜欢,西方人也讲不清楚。中国人不喜欢谈论宗教,但很喜欢强调一个人的信仰。所谓国家信仰、文化信仰、家族信仰等,但是西方人很难了解中华文化中的信仰状况,甚至将“信仰”与“宗教”混同。

什么是宗教?宗教一定是信仰,但信仰并非一定是宗教。宗教是以神灵和教义为核心的一种信仰形式。其标志是有至高无上的代表形象,如神灵、教主,有一套教义、教规、教仪甚至教服等。中国自古以来有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民间宗教,其中不乏历史悠久、组织严密的教派。特别是较早产生的道教和后来输入的佛教,也形成了很大的规模。但是,从未有一种宗教真正占据了全民信仰生活的主导地位,成为具有“国教”性质的宗教。

中国人信仰什么呢?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教授蒋坚永认为,从《周易》开始,中国人就确立了以“天”为最高信仰,以人为关怀对象,追求“顺天应人”的信仰方式。从老子、孔子开始,中国人从未对神或上帝感兴趣,而始终以“人”的方式去理解“天道”。“天道”说到底也就是“人道”。老子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 就是说,老子绕了一大圈,最终还是把天道归结于“自然”,也就是归结到人的本性上来;孔子指出:“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”明确地将人、圣人与天命视为一体。西方人认为上帝高高在上,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。中国人则不同,我们认识到宇宙间最了不起的不是神,而是人。所以,中国人拜天地、拜祖宗、拜圣贤,却从不拜神佛。我们拜儒教,孔子是人;我们拜道教,老子是人;我们拜佛教,释迦牟尼也是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