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来京的徽班弟子都是男的,古代女子唱戏的不能说没有,但极少。最漂亮的一般唱男旦,所在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住所兼学习,每个师傅也都起堂号,如大师梅兰芳就出自出自朱霭云的云和堂,程长庚寓处叫四箴堂,以及谭鑫培的英秀堂等。到了嘉庆时期,相公重色不重艺,同光以后以三鼎甲为代表的大师在艺术上精进成功以后,童伶相公才以色艺俱佳为尚。
清代禁止官员娼妓,但士大夫们自古好狎优,因此可以说八大胡同是因“男妓相公”而兴起,古时也有“兔子、小唱(小娼)、小手、像姑(即像姑娘的意思)”等称谓。后谐音为相公,自称“堂名中人”,寓处叫“相公堂子”或“下处”。据记载,八大胡同之男妓自嘉道时已兴起,加上清初颁布的内城禁娱令,明代兴盛于灯市口一带的青楼便迁移到前门大栅栏一带。此地紧靠内城,又是进京咽喉,原本就喧嚣繁华,此时更盛,风月场雏形也就此形成。
民国妓女才正式解禁,相公业就此凋零,八大胡同的堂子正式成为妓院的天下。其实早在清末,妓业的兴盛程度已经超过相公,因为庚子事变八国联军进北京,侵略军要满足兽欲,清廷已经管不了了,使得娼妓业骤然膨胀,相公基本上被女妓所替,清亡后彻底胜过相公。
实际民初时流行过“十条胡同”之说:王蔡朱百柳,石广火燕纱,即王皮胡同、蔡家胡同、朱家胡同、百顺胡同、留守卫(谐音为柳)、石头胡同、王广福斜街、火神庙夹道、燕家胡同、小李纱帽胡同。虽不如“八大胡同”出名,但事实的确如此。而且除公开营业的妓院之外,还有无照的暗娼,大栅栏一带存有妓院的胡同达到三十多条。还有一种游娼,是以旅店为活动之地。民国时期大栅栏地区有110家大、中、小旅店,均有游妓出没。
当年的青楼大致可分四级,以“清吟小班”为首,此等场所装修豪华、陈设讲究,从业女子不但年轻貌美,而且擅长琴棋书画,吟诗作对,秋波明媚,颦笑情深之态往往令名流士绅、权贵富商趋之若鹜,位于韩家潭的庆元春即是当时著名的清吟小班。八大胡同之所以能成整片风月场的代名词,就是因为最高等的青楼汇集于此。
“茶室”为二等,亦属于较为高尚的风化场所,室内装饰装修也颇为讲究;莺莺燕燕们擅画精唱之艺虽不及小班艺女,但仍不乏年轻貌美、识文尚艺之质。朱茅胡同的聚宝茶室,朱家胡同的临春楼及福顺茶舍就是此等,从后来遗存的建筑中仍可看出当时茶室的华丽和精致。
三等叫“下处”,则无前两者楼院之美,室内装饰简单,从业女子相比之下貌质一般、年龄也较高。最下等才是俗称的“窑子”,房屋简陋,室内简单,一般仅有简桌铺炕,而来者多为脚夫,车夫、苦力之流。至于那些“无照经营”的暗娼与游娼,甚至固定经营场所都没有,可称等外或不入流;且为简单直接的皮肉生意,彻底没有所谓的“雅趣”可言。
八大胡同的畸形发展,与罪恶、堕落和烟毒有着如影随形的关系,它们见证了清末列强入侵的暴行和民国初年的混乱不堪。虽然曾出现“状元夫人”赛金花的传奇故事,小凤仙和蔡锷将军的绝世情缘等名人轶事,但也有同治皇帝出入八大胡同、身染性病年仅十九岁便不治身亡的传闻,总之是令人悲哀的。直到解放后,新中国政府一声令下,妓院烟馆一夜之间烟消云散,八大胡同才回归沉静。
注: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