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/兰赋中华文库

兰赋

……旱,雨露不降矣。

日月失时,稊稗①茂丰。

决去选物②,宅在幽中。

……

旱其不雨,何黍而不枯!

备修庶戒③,旁时焉作④。

缓哉兰兮⑤,[华]摇落而犹不失厥芳⑥。

芳馨密迩而达闻于四方⑦。

处宅幽麓,……

……残贼,蝼蚁虫蛇。

亲众秉志,绰远行道⑧。

不躬有折⑨,兰斯秉德。

贤……

年前其约检,美后其不长。⑩

如兰之不芳,信兰其沫也。⑪

风旱之不罔,天道其越也。⑫

稊稗之方起,夫亦适其岁也。

兰有异物:容则娴逸,而莫之能效矣。

身体重静,而目耳劳矣。⑬

处位怀下,而比拟高矣。

注释:

①稊稗,原作“荑薜”,可读为“稊稗”。两种杂草。稊布地生,稗生下泽地,水旱无不熟,二草皆有米而细小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曰:‘何其下耶?’曰:‘在稊稗。’”[宋]罗愿《尔雅翼》八《释草稗》:“言比于谷,则微细而不精,道亦在焉。”

②选,犹万。《山海经·海外东经》:“帝命竖亥自东极至于西极,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。”注:“选,万也。”

③备,完备。修,修养。备修,完善自我修养。庶,多。戒,引申为谨慎小心貌。庶戒:多加小心。

④旁,凭依。旁时,依时。焉,则。作,兴起。

⑤缓,绰约,柔美。兰,《说文》中的兰指的是兰草,而后世一般指的是兰花。古籍的“幽兰”一般指兰花,本文有“宅在幽中”、“处宅幽麓”等句,姑定为兰花。

⑥华,即花。原缺,依文意补。

⑦密迩:表示近处。

⑧绰远行道:即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“道卓远而日忘兮”的“道卓(逴)远”。

⑨躬,躬身,屈就。折,或读为哲,智慧。不躬有折,言兰花不屈就世俗,有大智慧。

⑩此句待考。

⑪沫,止,引申为凋零。

⑫四句大意:如果兰花不芬芳,那肯定是它凋谢了。恶风和干旱不能伤害它,它已经超越了天道的范畴。

⑬此二句与前面的“备修庶戒,旁时焉作”呼应,兰花虽然幽静自处,却耳聪目明,并非不理世事。《易》曰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