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兖州一片大乱时,曹操独自带兵前往徐州作战,剩下的陈宫便联合张邈、张超等人搞起叛乱,并邀请吕布担任兖州的新首领。这场叛乱不仅是一时之念,早已在暗中谋划多时,一呼百应,曹操一时之间几乎只能龟缩于鄄城、范、东阿三座县城。
刘岱作为兖州刺史时,因为兖州的局势和黄巾军问题频发,导致在与青州黄巾军的交战中丧命。刘岱死后,兖州一时无主,陈宫等人迅速拉拢曹操上位。然而,曹操在拿下兖州后一边剿匪一边恢复了兖州士族的利益,但当他选择招安青州黄巾军时,兖州士族起了反感。他们原先心里预期的是曹操作为自己的保护伞,结果却变成了自家的威胁。
袁术在筹划策反吕布部将郝萌时,陈宫也在背后助力。事情败露后,吕布因为陈宫一直是他的得力干将,反倒没有立即处理,而是选择了忽视这一事实。然而,陈宫并没有心存感激,依然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。为了打破吕布与曹操之间可能的合并,他阻止吕布投降,保持这场无望的抵抗,背后无非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利益。
在下邳城被曹操攻破后,陈宫最后选择赴死以获得道德上的胜利。他公开表示自己“为臣不忠,为子不孝”,以此逼迫曹操,让他难以下手于自己的家人。结果,曹操不得不在天下人面前留下仁义之名,安顿好陈宫的母亲与家人,即便对陈宫本人满腹狼子野心也仅能按义理行事。
经过这些事,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,陈宫并不是一个高尚的君子形象,而是那个时代士族文人的典型代表。他所展现的行为更像是在自己的利益及处境中寻找一个生存的空间,所展现的道德背后的动机也不过如此。
陈宫的故事告诉我们,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,大家都在利益的驱使下各自为政,彼此间的背叛和动荡也是必然。然而,今天我们来看待陈宫,不应苛责他个人,而是要理解那个时代的环境,这样才能更清晰认知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。
你对陈宫这样的背叛有何看法?是否认为他的行为情有可原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