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字问好!今天打扫了房间,整洁一新,我又如约来和你分享我的汉字学习笔记!本篇笔记,写的是“涪”字,跟着笔记一起来学它。
读音 “涪”字的读音为fú,与常见字“浮”字同音,《正韵》里对涪字的注音为“房鸠切,音浮”。
造字本义 “涪”字的篆文字形,由“水”和“咅”组成。“水”自然代表江河,而“咅”呢,是“剖”的省略,表示切割。所以,这个字是在说,有一条江水,它切割着岩石,形成了深深的河谷。
“涪”的造字本义,它指的是一条河流,也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涪江。这条河流经四川省中部和重庆市北部,是嘉陵江的一个重要支流。涪江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,不断地冲刷着沿江的坚硬山岩,最终形成了那种狭窄而深邃的河谷。是大自然用一把无形的刀,一点一点地雕刻出这条河流的轮廓。
在篆书时期,这个字的形态还是比较接近自然形态的,有那种水流和切割岩石的感觉。但到了隶书和楷书时期,字形就变得更加规范和简化了。特别是楷书,把篆书中的“水”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“氵”,而“咅”则写成了“敉”。
说文解字 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涪”字的解释如下:
“水。出广汉刚邑道徼外,南入汉。从水咅声。缚牟切。”
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中对“涪”字的解读如下:
段玉裁首先指出“涪”字的本义是水名,即涪水,它发源于广汉郡刚邑道的边境之外,然后向南流入汉水。他进一步解释说,刚邑道是古代地名,位于今天的四川地区。段玉裁通过引用《地理志》和《郡国志》等古代地理文献,详细说明了涪水的流向和流域。他指出,涪水经过了多个县,包括平武、江油、彰明等地,最终在重庆府的合州城南与嘉陵江汇合。
段玉裁还提到了涪水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称呼,比如在《水经注》中,涪水有时被称为内水,也就是今天的涪江。他还解释了“涪”字的构造,指出它是由“水”部首和“咅”声旁组成,属于三等开口的平声字。在读音上,他引用了《唐韵》等韵书,说明“涪”字的古音读作“缚牟切”。📚🌊🗺️
康熙字典 《康熙字典》里对“涪”字的解释相当详细,它主要说了几个关键点。
“涪”是水名,指的是涪江,这条江在咱们中国的四川省中部流淌,最终注入嘉陵江。涪江可是条大河,它发源于松潘县,然后东南方向流经好几个地方,像平武、绵阳、三台、遂宁、潼南,最后到了合川县才汇入嘉陵江。
另外,《康熙字典》还提到,“涪”在古时候也用作州名,指的就是现在的四川省涪陵市,那会儿它的治所就在涪陵这个地方。
除此之外,《康熙字典》还引用了《说文解字》的内容,进一步解释了涪江的源头和流向,说它发源于广汉的刚邑道边界外,然后向南流入汉水,其实这里的汉水指的就是嘉陵江。通过这些描述,咱们能清晰地感受到“涪”这个字和四川那片土地、和涪江这条大河之间深厚的联系。
含义用法 来看下涪字的如今的含义和用法。
"涪"字,是一个地名,尤其是和水有关。它指的是涪江,这是一条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的河流,源出松潘县,东南流经多个县市,最终注入嘉陵江。这条河流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标志,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。
在古代文献中,"涪"字也常被用来指代古州名,比如涪陵,这在今天已经是重庆市的一个区了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"涪"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,它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《说文解字》里提到:"水。出广汉刚邑道徼外,南入汉。" 这里描述的就是涪江的流向,从广汉的刚邑道开始,向南流入汉水。🌊🏞️
结束 本篇关于汉字“涪”的笔记,简单写到这里,希望本篇笔记又能让你学到新知识,如文中有理解不当的地方,感谢告知,下篇笔记见。另外,如你有哪些字存在疑惑,也可以告知,咱们一起研究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