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户行行号是什么意思?如何查询?

开户行行号,也称银行机构代码,是银行机构在全国支付系统中的唯一标识,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、发布。开户行行号由12位数字组成,前6位为银行类别代码,后6位为银行机构代码。

开户行行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
用于识别银行机构:开户行行号是银行机构在全国支付系统中的唯一标识,用于区分不同银行机构。

用于跨行资金汇划:在进行跨行资金汇划时,需要填写收款人开户行的开户行行号,以便系统正确识别收款人银行机构。

用于银行业务管理:开户行行号是银行业务管理的重要依据,用于统计分析、风险控制等。

如何查询开户行行号?

开户行行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询:

通过银行网站或APP查询:大多数银行都提供了开户行行号查询功能,用户可以通过银行网站或APP查询自己或他人的开户行行号。

通过银行柜台查询:用户可以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存折到开户行柜台查询开户行行号。

通过第三方查询平台查询:一些第三方平台提供了开户行行号查询服务,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查询开户行行号。

举例说明:

中国工商银行的开户行行号为102100000000,其中前6位“1021”表示银行类别为“国有商业银行”,后6位“000000”表示银行机构代码为“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
结语:

开户行行号是银行机构在全国支付系统中的唯一标识,具有重要作用。用户在进行跨行资金汇划或其他金融业务时,需要了解开户行行号的含义和查询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