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店APP被下架:从上市就一直在沉沦的电商平台

近日,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消息显示,11月以来,公安部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采集个人信息集中整治,结果就是对100款违法违规APP进行下架处理,其中就包括很多知名电商平台微店和考拉海购。

据披露这批被下架的APP主要是因为涉嫌无隐私协议、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范围描述不清、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和非必要采集个人信息等情形。可以看出都是因为对用户信息的不当使用而被处罚,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第三大c2c的电商平台--微店也在其中。

作为背靠微信的电商品牌,微店一直处在比较尴尬的地位。流量一直做不起来,有在微店开店的网友就直言“流量少的可怜。即使每天千八百元做推广,即使把佣金上调到50%也一样没什么流量。”曾经号称全球第一个云销售电子商务平台,标识着个人网商群体的真正崛起。但是看6年之后的反差,那些在微店投入甚多的商家,现在不知是何感受。

现在提起社交电商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肯定是拼多多,然而在5年前这项殊荣还属于微店。

还记得13年微店始出,便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,先有雷军的天使投资,后又获得华平投资、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等青睐。巅峰时期估值达到15亿美元。而如今的微店,如果不是本次下架事件的话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很长时间。

据悉微店2017年的交易额仅超400亿元。而2017年淘宝仅双11的交易额就达1682亿,微店全年的销售额还不及后者双11一天的四分之一。

截止2018年6月,微店拥有7200万卖家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微店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持续的流量入口,对于微信用户来说,微信首先是社交工具,电商属性可有可无。其次,微店的生态也没有做起来,不管是做为开店工具还是购物、生活服务,微店都没有做好,用户黏性自然也不强。

那么定位在电商平台的微店,对卖家怎么样?

有一个经营微店多年的店主诉苦说,使用几年之中,微店上架和购买的体验一直没有优化,操作起来十分复杂。与此同时作为微店竞争对手的有赞,却先后通过改版提供了和公众号嫁接、拼团、秒杀等功能,都能帮助卖家更好找到并留住自有流量。作为平台的微店对每家并不友好。

除了开店微店还尝试过其他方法自救。

团购、外卖、拼团,甚至金融业务也先后出现在微店的板块之下。坊间还有条传闻,说2015年左右,时任美团外卖负责人的沈鹏听说微店要做外卖业务时非常紧张,因为当时微店比美团有钱多了。

如此自救还是不成功的微店最终也寒了资本市场的心。自从2015年后,微店再也没有披露出融资的消息。

为什么同样是腾讯投资,同样依靠微信这颗大树,微店快没了,拼多多却火了。

或许我们可以从两位创始人的话里,看出是什么原因导致成功,又是因为什么而失败。

微店创始人王珂:有时候,我们往往高估了一两年的发展,而低估了未来十年发生的变化,低估了日积月累的进步的重要性。

拼多多创始人黄峥:拼多多是人的逻辑,我们通过拼团了解人,通过人推荐物,后期会过渡到机器推荐物。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,推荐商品给消费者,SKU 有限,但要满足结构性丰富。

在文章发出前,微店正式对下架一事做出回复,回复称微店在11月7日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过一次整改升级,而微店App从未下架。

是的,微店“从未下架”,它只是掉队了而已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