丧葬文化中传统的送魂仪式,牢记这些得一生护佑!

送魂和引魂,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丧葬习俗之一,民俗中认为人在死后,灵魂就要离开肉体,但是茫茫的阴间,又该走向哪里呢?于是就必须由或者的人来为他之路,也就是送魂这一习俗的由来,相信农村的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常看到这一庄严而肃穆的仪式,一起看看吧。

在一些地方,人们为逝者入殓的第二天半夜,就要置备纸马素车,香炉锡箔和纸人,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,为死者送行。山西闻喜一代,为死者去世的第三夜,家人于城隍庙,土地庙叩拜之后,要由死者的一个女儿手提汤水罐,暗中摸索浇奠,并呼唤死者。另有一个代替答应,凡三呼三应你,然后哭出庙门回家。回家要故意绕远,到家后要哭奠烧纸,名为烧上路纸。

笔者这边的习俗是在逝者去世第二天或者第三天的晌午,送葬的队伍前往城隍庙,土地庙祭拜,哭丧,而后当夜色降临,才前往烧纸扎人,纸马素车。各地的习俗有所差异,还是要咨询当地的有威望的老人,方能不出错,逝去的亲人顺利轮回重生,生者不必因为出现什么差错而运势受损,受到疾病噩运的困扰。

阴魂也就是所谓的招魂就表现了人的两种矛盾,一方面希望死者能够还魂重生,当然这是不切实际的,另一方面由于逝者逝去后会吸引大量的负能量,给家人带来不好的影响,故而有希望灵魂能够平安顺利的离开。而在头七逝者还阳的时刻,亲友要赠送提灯,丧家高悬提灯,为判官批准还阳的逝者灵魂做指引。

​其实无论是送魂还是引魂,都是人们对于逝者美好的祝愿,对于生者的幸福生活的期盼,民俗我们还是要讲的,当然信的朋友可以多做些了解,不信的朋友也可以当看个传说。希望大家生前能够对待亲人友善,别到最后子欲养而亲不待,生前对老人好才是最重要的。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